top of page

停─! 別再掉入『喜歡』的思想迴圈

  • 作家相片: Sorafish
    Sorafish
  • 2023年3月1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5月8日



身處於各式各樣人際關係中的我們,總是無可避免地陷入這樣一個思想迴圈,「____喜歡我嗎?」


要怎麼做才會讓自己更受人喜歡,孩子想要更受父母的喜歡,同儕想要更受同儕之間的喜歡,學生想要更受師長的喜歡,職員想要更受長官的喜歡,男女朋友想要更受彼此之間的喜歡....還有更多、更多的關係,圍繞著這個概念。


"大部分的人大多希望自己是被認可的吧?"


但是反過來想,為什麼一定需要他人的認可呢?排除掉這些自己之外的人對自己的喜歡,難道這個『自己』就不值得存在了嗎?


前陣子一部短影片,內容大致是訴說著一個男孩問向自己的父親:「你不喜歡我嗎?」父親和男孩說:「是誰還是哪條法律規定我一定要喜歡你的呢?你住在我家,吃我為你準備的飯菜,這些都不是因為我喜歡你,而是因為你是我的兒子,我有『責任』必須要照顧你。就像我認真工作,我的老闆付錢給我,是因為那是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,他必須那麼做,而不是因為他喜歡我。」


很複雜對吧?父親是想給予男孩另外一種思考方式吧?我們應該停止思考及揣測他人的心意,因為人心從來就是不可控的,很多事情不能單就一種標準去下定論。


就像在平時的辦公職場環境裡,我們不見得會喜歡每一個人,但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,我們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態度,去和上司、同事們合力完成每一項專案及任務,至多就是下班之後形同陌路罷了!


喜歡是一種特別主觀的感受,我們可以上一秒喜歡,下一秒不喜歡,但是這不會完全影響我們在一段關係裡扮演的角色。


就像喜歡一個人,我們並不一定想要或是能夠和他長期相處,而長期相處的人也不一定都會持續保有喜歡的感覺。到了這邊,可能會有人持相反意見:不是啊...那不喜歡還在一起做什麼呢?


把現實層面的考量加進來,也許會更好理解一點。一對結婚10年,育有兩個小孩的夫妻,早已過了熱戀和新婚期間的那些浪漫繾綣,更多是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,以及小孩們的教養問題,需要的除了主觀的喜歡之外,還必須要有更多的相互理解、理性溝通、責任歸屬等等被帶入這段關係裡。


老公:我不喜歡我的老婆總是碎碎念,也不喜歡她總是不把話說清楚就一個人生悶氣。

老婆:我不喜歡我的老公總是這麼健忘,也不喜歡他總是把這個家和孩子丟給我一個人。


不喜歡是一種不滿的情緒,可人無完人、更不是神,我們不可能永遠常保所有人對自己的喜歡,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,所以停止焦慮地思考如何成為大家都喜歡的自己,去採取那些我們認為維繫每一段關係必要的行動,也許我們會同時收穫更多細水長流的關係,並保有珍貴的那些真實且平靜的自我。

Comments


  • alt.text.label.Facebook

©2022 空魚的生活543-Live with Sorafish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